【耸人听闻是什么意思】“耸人听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事件或言论具有极大的冲击力,能够引起人们的震惊和关注。然而,这个成语的使用需要注意语境,因为它往往带有负面色彩,暗示内容可能不实或夸大其词。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耸人听闻 |
拼音 | sǒng rén tīng wén |
基本释义 | 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们感到震惊或不安,以达到吸引注意的目的。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新闻报道、言论或故事中带有夸张、虚假成分的内容。 |
近义词 | 骇人听闻、危言耸听、耸动人心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
使用场景 | 常见于媒体评论、社会讨论、网络舆论等场合,带有批评意味。 |
二、详细解释
“耸人听闻”中的“耸”意为“惊动”、“引起”,“人”指“人们”,“听闻”即“听到、听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夸大事实、制造恐慌或引发好奇,使得人们听到后感到震惊或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虽然字面相似,但含义有所不同:
- 耸人听闻:强调“故意制造轰动效应”,不一定有恶意,但多带有误导性。
- 骇人听闻:则更偏向于“令人震惊的可怕事情”,通常指确实发生的严重事件。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若没有明确的夸张或虚假成分,不宜随意使用“耸人听闻”来形容正常信息。
2. 区分语境: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事件的真实性判断是否适用该成语。
3. 语气把握:此成语带有较强的批评意味,使用时需注意语气,以免造成误解。
四、例句参考
1. “这条新闻听起来耸人听闻,但经调查发现并不属实。”
2. “他为了博取关注,常常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
3. “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只会让人对媒体失去信任。”
五、结语
“耸人听闻”是一个具有较强情绪色彩的成语,正确使用能有效表达对某些信息的质疑或批评。但在日常交流中,也应谨慎使用,确保语义准确,避免误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