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绥猷是什么意思】“建极绥猷”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富有历史感的成语,常用于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匾额、碑文之中。它蕴含着深刻的治国理念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对理想治理方式的追求。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建极 | 建立中正之道,即确立最高原则或标准 | 出自《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
绥猷 | 安定谋划,指治理国家的策略与方略 | “绥”意为安定,“猷”意为谋略、计划 |
合起来,“建极绥猷”可以理解为:建立中正之道,安定国家之策,即以公正、中庸的原则来治理国家,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政局长久。
二、历史背景与应用
“建极绥猷”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治国的重要理念之一。后来被历代帝王和士大夫广泛引用,尤其在明清时期,常用于皇帝御书匾额、大臣奏章等正式场合。
- 明清时期:如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曾多次使用此词,表达其治国理念。
- 现代应用:虽然不再常见于日常用语,但在一些历史文化场所、书法作品或学术研究中仍可见到。
三、现代意义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建极绥猷”虽不常被直接使用,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公平正义:强调制度应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
- 长远规划:治理国家需有远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稳定发展:注重社会和谐与长期稳定,避免动荡。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建立中正之道,安定国家之策 |
出处 | 《尚书·洪范》 |
意义 | 强调公正治理、长远规划与社会稳定 |
应用场景 | 古代帝王匾额、文人典籍、现代文化研究 |
现代启示 | 公平、正义、长远眼光、社会和谐 |
结语
“建极绥猷”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更是一种治国理念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治理都应以中正、公正为本,以长远、稳定为目标。这种思想虽源自古代,但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