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危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意思】一、
“垂危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蝉》。这句诗通过描写蝉的生存状态和鸣声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句中的“垂危”指的是蝉在生命即将终结时的状态;“饮清露”象征着蝉在高处吸食露水,表现出其高洁、清雅的品性;“流响”是蝉鸣的声音,清脆悠远;“疏桐”则是指稀疏的梧桐树,暗示了环境的冷清与孤独。
整句诗不仅描绘了蝉的自然习性,也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风格。
二、信息表格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垂危 | 指蝉的生命即将结束 | 表达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饮清露 | 蝉在高处吸食露水 | 象征高洁、清廉的品性 |
流响 | 蝉鸣的声音 | 表现蝉的鸣叫清脆悠远 |
疏桐 | 稀疏的梧桐树 | 营造清冷、孤寂的意境 |
三、延伸理解
李商隐的《蝉》虽以蝉为题材,但实则借蝉抒怀,表达自己仕途坎坷、内心孤寂的情感。他通过描写蝉的高洁与孤独,映射出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坚持。
“垂危饮清露”一句,既是对蝉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暗含诗人对自身处境的隐喻——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清白与高洁。而“流响出疏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虽处孤寂之境,仍不改其志、不失其声。
四、结语
“垂危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不仅是对蝉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寄托。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李商隐诗歌中“物我交融”的艺术特色。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其他句子或相关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