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传原文及翻译】一、
《朱买臣传》出自《汉书·朱买臣传》,是西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主要讲述了朱买臣一生的经历,包括他早年贫寒、靠卖柴为生,但坚持读书不辍;后因才华被举荐入仕,最终官至太守,成为一代名臣的故事。
全文通过朱买臣的个人奋斗与命运起伏,展现了汉代士人阶层的晋升路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对道德修养的推崇。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 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地人。 |
少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 | 他年少时家境贫穷,喜欢读书,不经营家业,常常砍柴卖钱来维持生活。 |
妻数谏止,买臣曰:“吾富贵,当报汝。” | 他的妻子多次劝阻他,朱买臣说:“我将来富贵了,一定会报答你。” |
妻怒,去之。 | 妻子生气,离开了他。 |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诣长安,得见公卿。 | 多年后,朱买臣跟随上计吏到长安,得以见到朝廷公卿。 |
上召问,买臣具言其故,上悦,拜为会稽太守。 | 皇帝召见他,朱买臣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经历,皇帝高兴,任命他为会稽太守。 |
买臣遂与俱归,妻惭,自投河死。 | 朱买臣于是带着她一起回去,妻子感到羞愧,自己跳河自尽了。 |
买臣为太守,居数月,坐法免。 | 朱买臣担任太守几个月后,因犯法被免职。 |
后复征,为长史,卒于官。 | 后来又被重新起用,担任长史,最终在任上去世。 |
三、人物评价
朱买臣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士人代表,他虽出身贫寒,却始终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最终凭借自身才学得到朝廷重用。他的故事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精神。
然而,他在官场上的沉浮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尽管他有过短暂的荣耀,但最终仍因“坐法”而被免职,说明权力斗争和制度约束对士人的影响深远。
四、历史意义
《朱买臣传》不仅是一篇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反映汉代社会风貌和士人命运的作品。它展示了古代知识分子如何在困境中坚持理想,也揭示了官场中的现实与无奈。
该文语言质朴,叙事清晰,是研究汉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人生奋斗与命运转折的深刻思考。
如需进一步分析朱买臣的性格特点或与其他人物传记的比较,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