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的正确解释】“尾大不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譬如捕鹿,尾大不掉。”原意是说鹿的尾巴太大,无法控制,比喻机构或组织庞大,难以指挥和管理。后来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末端过于庞大,反而难以掌控,常用于形容权力结构、组织体系或社会现象中出现的失控状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尾大不掉 |
拼音 | wěi dà bù diào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原意 | 鹿的尾巴太大,无法控制 |
引申义 | 组织庞大,难以管理;权力分散,难以统一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组织结构不合理或权力分配失衡的情况 |
近义词 | 权力分散、机构臃肿、难以驾驭 |
反义词 | 权力集中、结构紧凑、管理有序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企业管理 | 公司规模过大,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
政治体制 | 国家层级过多,中央与地方权责不清,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
社会现象 | 某些行业监管不力,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形成“尾大不掉”的问题。 |
三、常见误用与正解对比
误用 | 正解 |
“他这个人太固执,尾大不掉。” | “尾大不掉”指组织或结构的问题,不适用于个人性格。 |
“这个项目进展缓慢,是因为尾大不掉。” | 应该用“效率低下”或“流程复杂”更贴切。 |
四、总结
“尾大不掉”是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成语,强调的是结构庞大带来的管理难题。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需要注意避免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的“尾大不掉”现象。合理规划组织架构、明确权责分工,才能有效提升效率与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