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马千言的意思是什么】“倚马千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能够一挥而就写出大量文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创作的典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倚马千言 |
拼音 | yǐ mǎ qiān yán |
出处 |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王右军(王羲之)作《兰亭序》,以鼠须笔书之,时年五十一,坐中客皆惊,曰:‘此真神来之笔也!’后人因谓‘倚马千言’。” |
释义 |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能一口气写出大量文章。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他人写作能力极强,或形容自己写作效率高。 |
近义词 | 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才思敏捷 |
反义词 | 呆若木鸡、文思枯竭、下笔艰难 |
二、详细解释
“倚马千言”最早源于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传说他在一次宴会上,被要求当场写一篇文章,他靠在马上,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字的文章,令人惊叹不已。因此,“倚马千言”便成了形容文人笔速快、才思敏捷的代名词。
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一个人写作速度快、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尤其适用于文学、新闻、写作等领域。
三、使用示例
- 他真是个写作高手,一篇文章一气呵成,简直是倚马千言。
- 这位作家不仅文笔好,而且写作速度惊人,可谓倚马千言。
- 在考试中,他依靠平时积累,面对作文题也能倚马千言。
四、注意事项
虽然“倚马千言”是褒义成语,但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语境。如果文章内容空洞、缺乏深度,即使写得快,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倚马千言”。因此,成语的使用应结合内容质量与表达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其含义。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倚马千言”的含义、出处、用法及文化背景,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