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药用部位是什么】秦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了解其药用部位是正确使用该药材的基础。以下是对秦皮药用部位的总结与说明。
一、
秦皮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或白蜡树(Fraxinus velutina)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在中药学中,秦皮通常指的是这些树木的树皮部分,尤其是主干的外层皮。其性味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常用于治疗湿热腹泻、目赤肿痛等症状。
秦皮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树皮中,因此在选购和使用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干燥皮状物,避免掺杂其他非药用部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药名称 | 秦皮 |
来源植物 | 苦枥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白蜡树(Fraxinus velutina) |
药用部位 | 干燥的枝皮或干皮 |
性味 | 苦、涩、寒 |
归经 | 肝、胆、大肠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肝明目、止泻 |
常见用途 | 湿热腹泻、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 |
使用提示 | 应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树皮,避免使用非药用部位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秦皮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树皮,特别是主干的外层皮。正确识别和使用秦皮,有助于发挥其良好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