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期艾艾怎么解释】“期期艾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说话结巴、不流利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形容人说话时反复重复、吞吞吐吐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描述语言表达上的困难或口吃现象。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期期 | 形容说话结巴、不连贯 |
艾艾 | 同“艾”,也表示重复、断续的意思 |
整体含义 | 形容人说话时语句重复、不流畅,有口吃的症状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符少好学,有高行,乡里称其孝友,州郡礼请,皆不就。太守张悌欲举为孝廉,符辞曰:‘臣闻古之君子,不以亲疏而废道义,不以贵贱而忘忠信。今若以私恩而受官,非臣所愿也。’于是闭门不出,遂隐于山林。后人以其言辞恳切,有如‘期期艾艾’之状。”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说话不流利、结巴的情况,也可用于幽默场合,形容人紧张或说话不自信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贬义(多用于批评或调侃)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结结巴巴、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语无伦次 |
反义词 | 娓娓动听、口齿伶俐、出口成章、能说会道 |
四、使用示例
1. 他一紧张就期期艾艾地说不清楚。
2. 老师让他朗读课文,他期期艾艾地念了好久。
3. 那个孩子说话总是期期艾艾,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五、总结
“期期艾艾”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说话时的结巴或不流畅状态。虽然它源于古代文献,但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尤其在描写人物性格或语言障碍时非常贴切。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并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