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 郑思肖】《寒菊》是南宋末年诗人郑思肖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寒菊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树梅花一放翁。
这首诗虽然篇幅简短,但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坚守。诗中“寒菊”既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
一、
《寒菊》通过描写寒菊在寒冬中依然绽放的特点,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初心的情怀。诗中“本以高难饱”一句,暗喻自己因志向高远而难以获得世俗的认可;“徒劳恨费声”则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理想难酬的无奈与悲愤。后两句借“五更归梦”和“梅花”寄托了对故乡与理想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郑思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孤傲风骨。
二、诗歌分析表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表现手法 |
本以高难饱 | 本来因为高洁而难以饱食 | 自己因志向高远而无法得到世俗的满足 | 借物抒情 |
徒劳恨费声 | 白白地抱怨却无济于事 | 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的无奈 | 直接抒情 |
五更归梦三千里 | 五更时分梦回故乡千里之外 | 思念家乡,渴望回归 | 意象象征 |
一树梅花一放翁 | 一棵梅花树,一位放浪的诗人 | 表达孤傲、独立的人格 | 借景抒情 |
三、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民族气节,拒绝仕元。其诗风沉郁顿挫,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家国情怀。他笔下的“寒菊”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格精神的象征。
四、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以“寒菊”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情感深沉: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受挫的悲凉。
- 语言凝练:全诗仅四句,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五、结语
《寒菊》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与人生追求的作品。郑思肖以“寒菊”自比,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孤高自持的精神风貌,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