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的笃意思是什么】“博学而笃志”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贴近实际地思考,仁德就包含在其中了。其中,“笃志”的“笃”是一个关键的字词,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句话的思想内涵。
一、
“笃”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但在“博学而笃志”这一句中,主要表示“坚定、专一”的意思。这里的“笃志”指的是坚定自己的志向、意志,不轻易动摇。孔子强调学习不仅要广博,还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与“博学”相对,“笃志”更强调内在的坚持和专注。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既广泛学习,又坚定志向,才能达到真正的学问境界。
二、表格对比说明
字词 | 拼音 | 常见解释 | 在“博学而笃志”中的含义 | 举例说明 |
笃 | dǔ | 坚定、专一 | 坚定志向 | “笃志”即坚定志向,不轻易改变 |
博 | bó | 广泛、多 | 广泛学习 | “博学”指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 |
志 | zhì | 志向、志趣 | 志向、目标 | “笃志”强调对志向的坚持 |
三、拓展理解
“笃志”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理念。一个人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那么学习就容易流于表面。相反,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志向,即使知识不够丰富,也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因此,“博学而笃志”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要求,更是对人生方向的指引。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保持内心的坚定。
四、结语
“博学而笃志”的“笃”意为“坚定、专一”,强调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要有坚定的志向和信念。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学者,也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做到“博学”与“笃志”并重,方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