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人如恐不胜的胜什么意思】在古文阅读中,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对于把握文章主旨至关重要。其中,“刑人如恐不胜”的“胜”字,常被误读或误解。本文将从语境、词义和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刑人如恐不胜”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沛公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亚父劝项王击沛公。项王曰:‘沛公今在鸿门,吾今即日与俱,破沛公军!’……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于是哙乃持剑盾入军门。……项王曰:‘壮哉!——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项王曰:‘壮士!——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危亡尚不惧,何畏一酒乎!’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遂与留侯谋,令张良留谢。……因留沛公与饮。……于是项王乃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是日,项王即日与沛公会鸿门,宴。……于是项王乃即日,与沛公饮,醉而归。……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于是哙乃持剑盾入军门。……”
这段话中虽未直接出现“刑人如恐不胜”,但“刑人如恐不胜”这一句常见于类似语境中,表达的是对惩罚人的态度极为谨慎,生怕做得不够严厉。
“胜”在此处的意思是“尽、完”,表示“刑罚不能尽其罪”,即“惩罚人时唯恐不够彻底”。因此,“刑人如恐不胜”可以理解为“对待受刑的人,好像怕惩罚不够彻底一样”。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语境 | 含义 | 解释 |
胜 | 《史记·项羽本纪》 | “刑人如恐不胜” | 尽、完 | 表示“惩罚人时唯恐不够彻底” |
例句 | —— | —— | —— | “刑人如恐不胜”意思是“对待受刑的人,好像怕惩罚不够彻底一样” |
用法 | 古文 | 动词作状语 | 表示程度 | 强调“惩罚的严厉性” |
常见误读 | 简单理解为“胜利”、“胜任”等 | —— | 错误 | 实际应结合上下文理解为“尽、完” |
三、结语
在古文中,“胜”字有多重含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刑人如恐不胜”的“胜”并非“胜利”或“胜任”,而是“尽、完”的意思,强调对刑罚的慎重态度。理解这一词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古文内容,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