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形容什么意思】“文韬武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具备全面的能力和才华。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现的人才。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文韬武略 |
拼音 | wén tāo wǔ lüè |
出处 | 出自《六韬·虎韬》等古代兵书 |
含义 | 形容人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才能全面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有才能、有远见的领导者或人才 |
近义词 | 才高八斗、文武双全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无能之辈 |
二、详细解释
“文韬”指的是文治方面的才能,如治理国家、制定政策、文学修养等;“武略”则指军事谋略、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两者结合,表示一个人不仅擅长文事,也精通武事,是难得的全才。
在古代,这样的评价往往用于对将领、宰相或历史名人的赞誉。例如,诸葛亮就被后人称为“文韬武略”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历史评价 | “他文韬武略,堪称一代名臣。” |
领导力描述 | “这位领导既有文韬,又具武略,带领团队屡创佳绩。” |
个人赞美 | “你真是文韬武略,令人佩服。” |
四、注意事项
- 此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过度夸张。
- 不宜用于贬义或讽刺场合。
五、结语
“文韬武略”不仅是对一个人才能的高度认可,也是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德才兼备”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全面发展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