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姜夔原文及翻译】《扬州慢》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游历扬州时,描绘了战乱后扬州的凄凉景象,抒发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国家动荡的感慨。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被誉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内容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译文解析
原文 | 译文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淮左(指扬州)是著名的都城,竹西亭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我在这里稍作停留,开始旅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经过那曾经繁华的十里长街,如今只见荠菜和麦子一片青绿。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自从金兵南侵、窥视长江之后,荒废的池塘和高大的树木,仍让人对战争心有余悸。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天色渐晚,号角声在寒风中响起,整座城市空无一人。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当年杜牧那样的才子若再来到这里,一定会感到震惊。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即使有如“豆蔻年华”般的才华,或如“青楼梦好”的美好回忆,也难以表达此时的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二十四桥依旧存在,水面荡漾着冷冷的月光,悄无声息。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想起桥边的红芍药,年年开放,却不知为谁而生? |
三、总结
《扬州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战后的萧条景象,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回忆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兴衰的深沉感慨。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姜夔作为南宋词人的艺术造诣与家国情怀。
内容要点 | 说明 |
作者 |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风格清雅婉约 |
创作背景 | 游历扬州,目睹战后残破景象 |
主题思想 | 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借景抒情 |
名句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看到了扬州的历史变迁,也感受到了姜夔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