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焚什么意思】“玉石俱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冲突或灾难中,好人和坏人、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一起被毁灭。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也常常用于描述一种无奈的结局。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玉石俱焚 |
| 拼音 | yù shí jù fén |
| 出处 | 《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
| 字面意思 | 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 |
| 引申意义 | 在灾难或冲突中,无论好坏都一同毁灭;也比喻因某种原因导致整体受损,无法区分善恶。 |
二、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描述整体性毁灭的场景。
- 例句:
- “战争爆发后,村庄被毁,玉石俱焚。”
- “这场大火让整个工厂化为灰烬,真是玉石俱焚。”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同归于尽、玉石同焚、玉石俱碎 |
| 反义词 | 区分善恶、保全有功之人、独善其身 |
四、使用场景
| 场景 | 说明 |
| 历史事件 | 描述战乱、灾害等造成的大规模破坏。 |
| 文学作品 | 常用于描写悲剧结局或命运无常。 |
| 日常表达 | 用于感叹事物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
五、总结
“玉石俱焚”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中无奈与悲剧的深刻反映。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或灾难时,往往难以区分善恶,最终可能都会受到牵连。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向极端,争取在冲突中保护有价值的事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