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熊猫什么和什么从成都大熊猫】在2017年,有一对大熊猫“美兰”和“星秋”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发,前往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进行为期10年的科研合作与展示。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备受喜爱,也因为它们的跨国之旅涉及复杂的保护与交流计划。
以下是关于这对大熊猫的相关信息总结:
一、背景介绍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最重要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机构之一,长期致力于大熊猫的繁殖、科研和公众教育。2017年,该基地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达成合作协议,将一对大熊猫送往美国,以推动国际间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
二、大熊猫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美兰、星秋 |
| 性别 | 雌性(美兰)、雄性(星秋) |
| 出生年份 | 美兰:2013年;星秋:2014年 |
| 来源地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 目的地 | 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
| 合作年限 | 10年 |
| 科研目的 | 促进大熊猫繁殖研究、公众教育与物种保护 |
三、事件意义
1. 国际合作:此次大熊猫的外派体现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精神,有助于提升全球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关注。
2. 科研价值:通过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大熊猫的生理、行为及繁殖特性,为野生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公众教育:大熊猫作为“明星动物”,其出国展览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意识的认知。
4. 文化象征:大熊猫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
四、总结
2017年,“美兰”和“星秋”这对大熊猫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发,前往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开启了为期10年的国际交流之旅。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努力,也为全球大熊猫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合作,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如需更多关于大熊猫保护、繁殖或国际交流的信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