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出自哪】一、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是出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赤壁赋》。这句话描绘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缓缓移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自然画面。
该句出自苏轼(字子瞻)所作的《赤壁赋》,是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典范之作。通过描写夜游赤壁时的景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感悟。
以下为详细出处及内容解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出处 | 《赤壁赋》 |
作者 | 苏轼(北宋) |
文体 | 散文赋 |
创作背景 |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夜游赤壁,写下此赋以抒发情怀 |
作品地位 | 宋代文赋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 |
句意解析 | 描写月亮从东山升起,缓慢地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移动,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意境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审美与哲学思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
三、补充说明
《赤壁赋》分为前后两篇,其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出自《前赤壁赋》。此句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常被后人引用,用以形容夜晚江面或山间月色之美。
此外,“斗牛”指的是星宿名,属于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七宿之一。古人常用星宿来指代方位,因此“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有一定的天文背景。
四、结语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是古代文人借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句。